译员使用翻译工具调查报告

如果您喜欢看图片,可单击查看大图。

CAT工具使用调查主要是针对全职专业译员。大部分受访者已从业至少五年,超过30%的人从业已超过10年。受访者年龄主要介于25至35岁(35%)之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千多名全职专业译员参加了调查。

使用最多的翻译工具是哪些呢?毫无意外,Trados名列第一,Wordfast和MemoQ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cat_tools_used

cat_tools_most_used

翻译员们最喜欢的翻译工具,推荐其他人第一次使用的翻译工具。

Continue reading

如何使用翻译工具翻译字幕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字幕翻译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翻译工具不能支持各种各样的视频文件格式。不使用翻译工具,就不能使用翻译记忆库了。而视频时常之后会进行编辑,例如,增加或删除视频序列,或更改视频持续时间。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有记忆库的话,更改字幕的工作会很累。

好的是,任何扩展名的字幕文件都可以彼此转换,而且不会损失格式信息。您只需要使用Subtitle Workshop就可以了。Subtitle Workshop是免费的,支持50多种视频格式,虽然它也有翻译功能,但是没有记忆库功能。

Continue reading

机器翻译趋势

自定义引擎

统计机器翻译软件是通用型的,意即同一翻译引擎可以用于任何语言对或专门的应用,也不需要像基于规则的翻译技术一样针对每种语言设计机器翻译软件。市场需要使用针对特定的语言对、特定的行业或专业领域的、使用语料训练的、定制的翻译引擎。这样可以获得满足该应用需求的、更高质量的、更一致的翻译。定制的引擎的翻译结果的质量通常是免费在线系统的两倍或更高。

一些公司主要专注针对特定语言或领域的翻译引擎,

包括Asia Online、Capita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Let’s MT、Lucy Software、PangeaMT、PROMT、SDL/BeGlobal、Safaba Translation Solutions、Simple Shift、Systran 和 Tauyou.

我们预计这一领域将会和机器/人工混合翻译平台仍将继续发展。

 

Continue reading

翻译工具的用处

本文译自国外博客,内容有更改。适合初级用户。

我发现很多人只是将CAT工具用来处理重复文本。当然,这是CAT工具最初始的设计目的。现代CAT还有很多其他有用的功能,

  • 术语
    在翻译工具和术语表之间来回切换查术语会很烦,尤其是有多个术语表的时候。如果你将术语表做成术语库,那么CAT工具就会自动显示句中的术语,你可以方便地将这些术语插到翻译中。你还可以轻松地编辑术语表,或添加新术语到术语库。
  • 一致性
    即使文本不是重复的,一致性依然很重要。CAT工具中的相关搜索(记忆库搜索)功能,可以用来查先前翻译的词和短语。在没有术语表的时候,这个功能很有用。
  • 质量控制
    如今,CAT工具提供越来越多的质量控制选项。您可以使用QA功能检查拼写、数字转换、标记和术语一致性。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将数字弄错,例如,1956 译成 1965。那么你现在不用担心,在你犯错时,你的CAT工具将会提示你。
  • 格式
    翻译工具可以将抽各种文件中的翻译内容抽取出来,将格式信息转换为标记。翻译完成后,转换回的目标语言文件可以很好地保留原文件的格式信息。这样就不用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排版文件。
  • 备份
    你翻译的内容都保存在记忆库中,即使你的Word文件、甚至系统崩溃了,你也不用担心会丢失翻译的内容,你只需用记忆库预翻译原文件就可以了。
  • 进度控制
    CAT工具可以告诉你完成了多少内容/百分比,这样的功能对大项目非常有用。

 

欧盟委员会翻译质量评估

欧盟委员会按照以下标准评估其语言供应商的翻译质量,首先是一些“封闭性”(是/否)的质量标准:

  • 遵守技术要求?(是/否)
  • 语言正确?(是/否)
  • 任务完成?(是/否)
  • 遵守特定的指示?(是/否)

然后,再按从“低”到“高”的评分级别,评估每种错误的严重级别。

  • 误译
  • 漏译
  • 术语错误或不一致
  • 未使用参考文档/资料
  • 清晰和/或表达
  • 语法
  • 标点
  • 拼写。

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但是就欧盟委员会而言,表达应该正式。

 

 

翻译管理系统

翻译管理系统是增强流程管理和自动化的又一个环节,用于管理翻译任务分配、从其他系统(如内容管理系统)导出文件及其译文、或导入文件及其译文到其他系统。

 

文档TMS系统

 

翻译管理系统(TMS)和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类似。这些系统使运营者能够:

– 集中管理要翻译的资源(文档、视频字幕和本地化文件等)。

– 控制每个项目或资源将被翻译成何种语言。

– 给每个项目/语言邀请和分配译员、编辑和校审。

– 确定翻译工作流程,例如,自动批准可信来源的译文,或必须独立审核译文。

– 接收质量反馈和缺陷报告,并自动将它们转到相应的译员和项目经理。

– 使用机器翻译(进行预翻译)、翻译记忆库、术语词汇和高级重用功能,来重复使用先前已完成的翻译,以提高效率、翻译质量和一致性。

– 导出完成的翻译到外部系统(如内容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形式等)

 

Continue reading

翻译工具的类型与发展

自从有个人计算机以来,CAT工具就一直在使用。CAT工具通常在一个界面或作业平台中集成了文档编辑器、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行业的发展,CAT工具也在演变,从最初的桌面工具,发展为在公司网络中使用的客户端 – 服务器工具、到服务和工具通过互联网传送的Web工具。

桌面CAT工具

桌面CAT工具作为第一代翻译工具,其市场仍会持续增长,尤其是它们经升级后,可与云端翻译管理系统进行互操作。

 

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CAT工具

客户端/服务器CAT工具的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并且已经在企业翻译和本地化部门中“根深蒂固”。

这些工具的典型模式是由一个中央服务器和众多客户端组成,中央服务器通常安装在客户处,客户端软件则安装在雇员和翻译员机器上,客户端通常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在过去十年中,这是大部分企业软件的标准配置。

Continue reading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

基于规则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早在几十年前即已开发出来,是最早的实用自动翻译方法。这类翻译引擎的工作原理是解析源语言句子,分析其结构(例如,确定哪些词汇用作动词或名词),接着将句子转换为中间的、机器可读的代码,然后再将它们转换为目标语言。

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的优点是十分精细的翻译引擎可翻译广泛的文本,而不需要像统计机器翻译一样使用大量的范例文本训练翻译引擎。基于规则的翻译引擎的缺点是,必须为每个语言对建立自定义的解析软件和词典,并且是相当“脆弱”的。例如,它不能很好地处理俚语或隐喻文本。出于这个原因,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统计机器翻译或混合系统所取代,虽然它在不太常见的语言对中比较有用(因为对应这些语言对,往往没有足够多的平行文本训练统计机器翻译引擎)。

产品与提供商

此类机器翻译的主要供应商包括Systran、PROMT、Lucy Software(商业软件)和Apertium(开源)。针对特定语言的供应商包括CCID(中文)和Toshiba(日文)。Systran从业已经有几十年历史,是网页翻译的先驱(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的翻译引擎就为Babelfish提供网页翻译服务了)。Systran覆盖大多数主要语言对,最近发布了混合规则/统计的翻译引擎,以提升他们的产品线。

Continue reading

翻译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互操作性和标准

 

翻译行业一直因缺乏标准而饱受诟病。虽然有TMX、XLIFF之类的标准文件格式,及一长串的次级文件格式,但这些标准往往包含过多不必要的设计,产品若要“完美”支持这些标准,则可能比较困难,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而主要使用简单REST API和JSON等数据交换格式的 Web 服务,情况则刚好相反。当今翻译行业面临的基本问题不是缺乏存储文本及其翻译的标准文件格式(TMX和XLIFF在这方面设计的都很不错),而是缺乏启动常见翻译任务的标准程序(例如,在一个内容管理系统,需要调用第三方翻译服务以请求翻译一个新文档时,没有标准的协议)

为此,TAUS已经推出了Web服务参考API,以期规范常见翻译任务在可以公开访问的Web服务环境中完成的方式。这将使翻译技术和服务提供商能提供对参与供应商相同的通用实现。这也使开发人员能够利用可重用的代码、库和扩展,而不用为所开发的翻译服务或技术构建自定义集成。在撰写本文时,供应商已开发出了六十多个翻译服务API。这显现了当前重复浪费开发和不断增长的互操作性问题。

开放的API规范已于2012年9月公布。

 

Continue reading

翻译技术趋势

影响翻译行业的几项趋势:翻译工具从传统桌面程序过渡到客户端/服务器、再到基于云的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从授权许可到订阅(软件即服务)业务模式;朝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例如,与网络出版或CMS平台集成的翻译管理系统。

 

从桌面到服务器,再到如今的云端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自问世以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当时网络还不够发达和翻译行业的“低科技”的历史缘故,第一代工具大都是独立的应用程序。诸如SDL/Trados之类的一些工具仍然方兴未艾,并且经过升级后可与新的云端平台进行互操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客户机/服务器CAT工具和系统开始普及。这些工具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些系统使运营者能够集中存储和管理翻译资产,并集中进行项目管理,使翻译工作流程显著提高了生产率。这些工具大部分基于Windows系统,客户端/服务器通信主要采用专有通信协议。

最新一代的CAT工具主要是基于云的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运营者不再需要自行购买和维护设备。这些服务很多由诸如XTM International和Smartling之类的新兴公司开发,并使用Web技术从头构建的,几乎能从任何操作系统或设备访问。这是相比第二代工具的一个显著优势。二代主要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不容易通过网络或移动设备访问。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