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数和持续交付

企业使用翻译工具(CAT)有什么好处?本质上来说,就是可以少翻译字数,也就是将整个项目的字数减少。

使用翻译工具减少字数在应用上有三个应用层面。刚刚使用翻译工具的企业可能只认识到了第一个层面,那就是可以把以前翻译的内容拿来用,这样就可以减少翻译字数,提高效率了。

翻译企业在引入CAT之后,还应继续推行第二个层面的应用。那就是在分派项目时,应该按照等效字数来计算,而不是按照全部内容(减去重复)来计算。举例来说。有10万字的项目,利用既有的记忆库分析之后得到以下结果:

重复内容: 1 万字

100%匹配:8000字

95%-99%:5000字

85%-94%:6000字

75%-84%:9000字

50%-74%:1000字

剩余字数无匹配 71000

那么在计算字数时,真正需要的翻译字数则是:1万重复 x 10% +8000字x 10%  + 5000字x 20% + 6000 x 30% + 9000 x 60% + 1000 + 71000 = 82000字。(折算比率为参考范围。)

在分派项目的时候,应该是按照82000字分派,而不是按照9万(10万减去1万重复)分派。而且在分派项目时,匹配率段还要按照角色来区分。

例如,翻译员的折算比率可能是:

匹配类型 系数
新字(0-74%) 1
模糊匹配 (75-94%) 0.5
高模糊匹配 (95-99%) 0.25
100% 0
内部重复 0.2

校审的折算比率可能是:

匹配类型 系数
新字 (0-74%) 1
模糊匹配 (75-94%) 0.6
高模糊匹配 (95-99%) 0.6
100% 0.6
内部重复 0.6

在公司内部,不同角色的折算比率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参照的标准是不同角色的工作负担而定。在上面折算比率中,校审要看的字数比译者更多,原因在于在处理匹配的时候,译者通常可以不看100%匹配,对于高匹配,通常也只用更改新增的内容。而校审因为担负着定稿的角色,因此要通篇看内容,无论匹配高低,通篇进行术语、风格等方面的更改、语言质量检查等。由于校审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因此这个时间要分的更多,也就是要将所需时间成本摊算进去。

当然我们也可按照一个统一的折算标准(例如,当外部译员居多时),以便简化流程。

在折算字数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不同角色的工作效率,估算出每个角色的工作时间,例如,翻译员每小时250字,校审每小时800字,那么翻译员所需的工作时间是82000÷250 =157.69(按照9万字算是360小时)小时。校审所需的时间是82000÷800=102.5小时。

在确定所需翻译/校审时间后,就可以给不同角色分配项目,分配项目时应将项目派发给项目的所有参与者,设定每个角色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便在上一个角色(例如,翻译员)完成之后,下一个角色(例如,校审)马上自动开始项目。这样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会持续流动起来。

对我们传统翻译公司来说,做到上面流程来派发项目,已经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必然在生产效率在上有质的飞跃,进入很好的良性循环。

要进一步做到减字数,做到精益生产,Locren将在下一篇分享第三个层面,敬请关注。